今天是

访谈主题: 全力做好自然灾害、洪涝灾害防范应对

信息来源:鄂州市应急管理局 日期:2023-05-15
 
  文字实录
  主持人:请介绍一下我市自然灾害及洪涝灾害风险情况?
  任东:我市自然灾害主要以暴雨、洪涝、雷电、大风、干旱为主,呈现旱涝并存、多灾种交织叠加的基本特征。河网密度大、分布广,降雨年内年际分布不均,各流域出口汛期受长江高水位顶托,易形成洪涝灾害;城区和主要乡镇滨江、依湖、沿港而建,农业、渔业生产活动空间多分布于河湖地带,防洪战线长,防洪工程基础设施底子薄、起步晚,防汛压力大,洪涝灾害多发;林区地面燃腐植物厚,流动人员进出频繁,高温干旱天气森林防火难度大;在全球气候变化前景下,极端天气增多,境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多,防治难度加大。
  另外,我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也不能忽视。2022年我市气温总体偏高,比历年平均值(18.9℃)偏高1.1℃;年降水量较常年(1371.9毫米)偏少2成多,雨日偏少,降水四季分布不均。主要气候事件有冷空气、低温雨雪、雾霾、连阴雨、强对流、晴热高温、干旱等天气过程。预计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、8月上旬至中旬,部分地区发生暴雨洪涝可能较大。高温日数偏多,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8~39℃。盛夏期出现持续性高温和阶段性、区域性干旱的可能性较大,全年极端天气频繁,防灾减灾救灾压力较大。
  主持人:那么对于自然灾害及洪涝灾害我市有哪些防范应对措施?
  任东:应对大灾大考,我们始终坚持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,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自觉做到“宁可信其有、不可信其无”“宁可信其大、不可信其小”“宁可十防九空、不可失防万一”“宁可备而不用、不可用而无备”“宁可听骂声、不可听哭声”。切实把提前预判、提前预警、提前预案、提前预知作为刚性要求抓实抓到位。
  一是把预判落实在临灾之前。在气象部门发布重大气象快报后,第一时间组织多部门综合会上研判,及早进行防御部署。
  二是让预警信息跑在成灾之前。优化“叫应”联动机制、新闻媒体互动机制和社会公众自觉响应机制,努力实现全市应急广播终端社区(行政村)全覆盖,切实解决预警信息发布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
  三是把预案编演在应急响应之前。充分考虑极端天气条件下暴雨洪水、城乡内涝等突出问题,对预案修订完善,明确“谁来做、做什么、怎么做”,确保预案看得懂、记得住、用得上。
  四是把预知宣贯在社会动员之前。针对河流行洪、库塘蓄洪、城镇内涝和地质灾害等风险,按照“时间早一点、范围广一点、动作快一点”的要求,落实八种情况人员转移。持续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知识“进企业、进农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家庭”等活动,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安全意识、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。
  同时,紧盯风险防范,面抓好防汛备汛,杜绝“带病入汛”。合理利用水系联排联调机制,挖掘城区河道蓄水及输送能力;做好四大流域设施管护工作,加快推进内涝治理项目建设;将城市排水设施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,确保城市不看海。
  有效管控季节性公共安全风险。自然灾害方面,加强雷电、暴雨、高温等灾害防范,做好极端性灾害天气应对准备。森林防火方面,落实“六包”责任制,严格火源管理,加强对农事、祭祀、节庆、游玩用火的严防严控;完善国有林场防火隔离带、应急通道、以水灭火基础设施。地质灾害方面,以险工险段、下沉地道、危陋房屋、建筑工地、学校医院、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沿河湖港汊堤防口门、港口码头等为重点,以抗滑桩、排水、挡土墙、削坡整形、格构护坡、防护网等治理措施为主要内容,推进我市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实施。
  此外,还将突出科技应用,提高智控水平。重点建设应急指挥大厅、值班室、会商室、新闻发布厅等功能区及配套基础设施,提供全日制不间断应急值守、监控、处置、信息预警发布、综合应急指挥会商和调度等应急保障。强化通信保障。为全市每个乡镇(街办)配备卫星电话73部、每个村(社区)配备手摇报警器352台、每个自然湾(组)配备铜锣8298面,确保在断路、断网、断电“三断”极端情况下应急通信能力。加强应急通信保障网络建设,构建指挥信息网、卫星通信网、电子政务网、局域网等空天地一体的应急通信网络;接入消防救援、自然资源规划、水利、气象、交通、公安等单位存量通信网络资源,实现全市应急管理统一高效的通信保障。加强普查结果应用,将自然灾害普查成果成功用于地质灾害监测、森林防火、安全生产、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,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。 
网站地图 鄂ICP备05017375号
主办单位:鄂州市应急管理局 E_Mail:ezajj@sina.com 邮编:436000
业务咨询电话 027-60876666 联系人:办公室 联系电话:027-60698099
地址:鄂州市滨湖南路89号 网站标识:4207000058